2018年第一季度,全國水泥行業利潤總額為190.4億元,同比增長352.27%,創歷史新高。業內人士表示,雖然第一季度水泥需求恢復較慢,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,通過水泥行業自律、錯峰生產和區域協調工作,取得了明顯的效果。第二季度是水泥需求旺季,隨著建筑工程全面復工,水泥價格有望繼續走高,全年預計保持高位運行。 數字水泥網CEO陳柏林表示,“第一季度水泥行業利潤總額超過2011年第一季度的141.96億元,創歷史新高,這主要還是受益于供給側改革。”
第一季度,全國水泥行業錯峰生產、環保限產的力度逐步加大,行業企業主動作為,通過季節性淡季生產調控,保持行業庫存處于低位,水泥產量呈現較大幅度下降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18年第一季度,全國累計水泥產量3.76億噸,同比下降4.51%。1~3月份全國累計熟料產量2.47億噸,同比下降1.67%。
“從區域產量看,與去年同期相比,第一季度全國六大區域市場中,西北、華北、東北出現明顯大幅下降,華東和中南下滑幅度較小,西南地區水泥產量保持增長,增速在3%。”陳柏林表示。
雖然3月份水泥需求恢復相對緩慢,但行業水泥總體庫存處于歷史低位。數字水泥網監測的80個主要產地庫容比數據顯示,46個處于低位庫存(<50%),26個中位庫存(50%~60%),較高的只有8個(>65%)。 價格方面,根據數字水泥網監測,第一季度全國P.O42.5散裝水泥市場平均價格為410元/噸(含稅到位價),高于去年同期價格78元/噸。
“從區域來看,南部同比漲幅好于北部。3月份,六大區域水泥市場中,華東地區是價格同比上漲幅度最大的區域,其次是中南和西南地區。3月底4月初,隨著南部省份需求快速增長,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價格呈明顯上揚趨勢。”陳柏林表示,河南、山東等北部省份水泥價格呈現下行走勢,主要原因是隨著冬季錯峰結束,企業生產恢復,但北方需求恢復緩慢,庫存有所增加。同時,進口低價熟料沖擊市場,也是原因之一。(中 證) |